假设诸葛亮北伐成功,统一了北方,那么蜀国和吴国的关系会变成怎么样的?

2024-05-19 05:41

1. 假设诸葛亮北伐成功,统一了北方,那么蜀国和吴国的关系会变成怎么样的?

在诸葛亮北伐成功之前,吴国必然发动偷袭!
一大佐证三国鼎立的格局,一旦打破,就面临着天下统一。比如当初曹魏灭了蜀汉之后,接下去统一中国不过是时间问题。那么如果诸葛亮真的势如破竹,吴国会袖手旁观,傻傻等待吗?不会,看看夷陵之战就知道了。

夷陵之战中,陆逊统帅的吴军以少胜多,凭借超强的能耐力还有周全的谋划,打的刘备丢盔弃甲,几乎全军覆没,江面上飘满了士兵的尸体。
其舟船器械,水步军资,一时略尽,尸骸漂流,塞江而下。陆逊于是趁胜追击,一鼓作气,准备活捉刘备,做一票大的。但是陆逊自己提出了反对意见。
权以问逊,逊与朱然、骆统以为“曹丕大合士众。外托助国讨备,内实有奸心,谨决计辄还”。陆逊等人认为边境上,曹丕聚集了大量士兵,表面上是要联合我们吴国共同讨伐刘备,实际上心怀叵测,目标在我们吴国身上。后来果真如此,曹丕看到吴国大胜,选择了假途伐虢,准备偷袭吴国。这样吴蜀两国都遭受重创,曹魏就能渔翁得利,趁机统一天下了。

同样道理,诸葛亮如果北伐顺利,吴国绝不会袖手旁观,要么摘取胜利果实,要么趁机偷袭蜀汉,总之便宜不能让诸葛亮一个人占了,否则诸葛亮回过头,要收拾的对象就变成了吴国。
诸葛亮北伐不可能成功1.诸葛亮在《隆中对》中说过
天下有变,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、洛。诸葛亮说等到中原有变,我们蜀汉就可以从荆州和益州两个地方一同出兵,北伐曹魏。问题是,诸葛亮北伐五六次,没有一次是满足1天下有变2荆州益州同时出兵。所以诸葛亮怎么可能成功?
2.吴蜀配合,也无济于事
诸葛亮最后一次北伐,吴国孙权是积极配合的。
是时蜀相诸葛亮出武功,权谓魏明帝不能远出,而帝遣兵助司马宣拒亮。这次北伐,曹魏派出司马懿抵挡诸葛亮,孙权攻打合肥,但是听说魏明帝曹睿亲自领兵来援后,孙权主动撤兵。一来是因为孙权谨慎小心,二来曹魏的实力摆在那,无论是领土还是人口,亦或是军事装备,都是碾压吴蜀两国的。

假设毕竟是假设,倘若诸葛亮真的北伐成功,吴国绝对会提前发动偷袭!

假设诸葛亮北伐成功,统一了北方,那么蜀国和吴国的关系会变成怎么样的?

2. 假设诸葛亮北伐成功,统一了北方,那么蜀国和吴国的关系会变成怎么样的?

魏、蜀、吴三国鼎立的局面,由于魏国的强大,可以看作魏国与吴蜀联盟之间的南北对峙。假如诸葛亮北伐成功,统一了北方,那么蜀国和吴国的关系会变成怎样的?
其实这个问题当时的许多文臣武将都从不同的层次做了预见。主要有如下几种说法:
一是赵云说——吴臣服于蜀
赵云被刘备夸之“一身都是胆也”,几乎与关羽、张飞等同。当初,刘备在公孙瓒手下时,赵云就给刘备当骑兵对总指挥。刘备投奔袁绍后,再次见到赵云,亲密到“同床眠卧”的地步。从此,赵云一直效力于刘备帐下,为刘备在冀州募兵。

在刘备称帝之后,决定发动对东吴的战争。翊军将军赵云向刘备则提出了北取凉州、关中的建议。大西北是魏国统治的薄弱环节。蜀国的益州与凉州本来就是一体的。魏国在凉州并无野战部队,只有卫戍,蜀汉如果出其不意,可以迅速夺得。
《三国志》记载,先主欲讨孙权,云谏曰:“国贼曹操,非孙权也。且先灭魏则吴自服。操身虽毙,子丕篡盗,当因众心,早图关中,居河、渭上流,以讨凶逆。不应置魏,先与吴战;兵势一交,不得卒解也。”
赵云此番力谏,固然有多重意思,但首先就提出了自己鲜明的观点,灭掉魏则吴当不战而屈。
二是陈震说——吴蜀结好并立
陈震,早在荆州时就跟随着刘备。曾和诸葛亮说过,李严腹有鳞甲,不堪重任。极受诸葛亮的赞誉。建兴三年,任尚书令,奉命出使东吴。

孙权称帝后,代表蜀汉去东吴祝贺。《三国志》记载,“东之与西,驿使往来,冠盖相望,申盟初好,日新其事。东尊应保圣祚,告燎受符,剖判土宇,天下响应,各有所归。”
陈震出使东吴,目的有二:一是贺孙权正位,二是吴、蜀缔结攻守盟约,约定瓜分天下,从而建立割据政权。
陈震到了吴国首都武昌后,与孙权升坛,歃血为盟,约定了中分天下的美好前景:东边徐、豫、幽、青四州属于东吴,西边的并、凉、冀、兖四个州归于蜀汉,中间司州的土地,以函谷关为界两家平分。
三是邓芝说——吴蜀兵戎相见
邓芝,刘备入蜀后,与邓芝谈话,发现了他的才华。任职期间,清廉有政绩。刘备永安病逝后,代表蜀汉和东吴修复友好关系。
邓芝审时度势,从蜀汉弱国的角度,对孙权提出了结盟对双方都有益,强调了蜀汉的力量不可忽视,若与魏国连兵伐吴,吴国难自保了。孙权于是就与魏国绝交,和蜀汉联合,信使不断。

邓芝再次出使东吴,吴王孙权对邓芝说:“若天下太平,二主分治,不亦乐乎!”邓芝回答:“夫天无二日,土无而主,如并魏之后,大王未深知识天命者也,君各茂其德,臣各尽其忠,将提枹鼓,则战争方始耳。”很明显,邓芝准确地预测了吴、蜀两国兵戎相见的未来。
总之,对于诸葛亮北伐成功,统一北方后,吴蜀的关系有三种可能:一是赵云说——吴国臣服于强大的蜀汉;二是陈震说——吴蜀南北对峙;三是邓芝说——吴蜀兵戎相见。

3. 假设诸葛亮北伐成功,统一了北方,那么蜀国和吴国的关系会变成怎么样的?

假设诸葛亮北伐成功了,真的吞并了曹魏政权(尽管这个可能性很小),那就必将带来一个结果:吴蜀反目交恶,双方进行一次终极决战,最终胜者通吃,败者国灭家亡。

这是为什么呢?原因很简单:
一、诸葛亮的最高政治追求是统一天下,重兴汉室。因此又怎能允许东吴政权继续存在呢?况且如果蜀汉兼并了曹魏,就具备了足以碾压东吴的实力,而实力是实现抱负的前提。
那么,既然蜀汉已经有了可以扫灭最后对手的实力,又岂能不从北面饮马长江和西面顺流而下消灭东吴!
二、三角型是稳固的形态,魏、蜀、吴三足鼎立的态势也最能保持相对的稳定。它们三家一家牵制着另一家——诸葛亮在北伐中原时,可也没有忘记提防东吴西犯,而东吴因与蜀汉有袭取荆州和猇亭败蜀的心结,因此也不可能对蜀汉完全放心。


所以尽管蜀吴有联合伐魏之名,但实际上还是各有各的打算——孙吴也不会坐视蜀汉独吞曹魏,一定会趁机分一杯羹。届时则有而个可能:
①、曹魏因抵挡不住蜀汉的讨伐,而不得让利给东吴,诱使东吴在蜀汉的东部边界上有所行动,借以牵制蜀军,迫使蜀军无法全力北伐,导致北伐失败。
②、蜀吴分头从西、东两处北伐待灭魏之后,蜀吴两国再兵戎相见,进行最后的争夺!
总之:三国鼎立之势一旦被打破,便犹如打开了一个魔盒。其结果必然是三国之中只能留下一国,至于其他两国必将灭亡。就犹如后来曹魏灭蜀之后,西晋又在十年后顺流而下灭亡了吴国一样!

总之,对于诸葛亮北伐成功,统一北方后,吴蜀的关系有三种可能:一是赵云说——吴国臣服于强大的蜀汉;二是陈震说——吴蜀南北对峙;三是邓芝说——吴蜀兵戎相见。

假设诸葛亮北伐成功,统一了北方,那么蜀国和吴国的关系会变成怎么样的?

4. 魏蜀吴三国鼎立,魏国很少主动进攻蜀汉,诸葛亮为什么要不停的北伐?

诸葛亮的后半生一直在北伐,这是怎么回事?
诸葛亮在他的《出师表》中给出了北伐的第一个理由——继承先帝(刘备)的遗志,他发誓要“立中原北,兴大汉,回旧都”。
诸葛亮深刻地意识到,只有通过北伐,宣誓理想和追求,才能保证蜀国的向心力。

但是,“兴复汉室,还于旧都”的美好愿望,在马谡失街亭,最有希望的第一次北伐功败垂成之后,几乎已经宣告破灭。
虽然旗帜不得不扛,但诸葛亮的信心深受打击,不得不向刘禅老老实实说出北伐的现实原因——“然不伐贼,王业亦亡。惟坐而待亡,孰与伐之?”
为了王业,必须北伐。但是,不停的北伐,又怎么解释。难道不能休养生息,然后出击吗?如此空耗国力,会导致蜀汉更快的灭亡。实际情况并没有让诸葛亮一步步脚踏实地慢慢发展。经过诸葛亮开发南中五六年的苦心经营,蜀汉的发展空间已经最大化,除了抢夺外界的资源。荆州的发展,必然引发蜀吴之战,只能让曹魏获益。吴蜀结盟,是王爷不得不选择的国策。要想活下去,就得掠夺曹魏的人口和地盘,这是最后的选择。

曹魏不是吃素的,诸葛亮只能继续打。实践证明,诸葛亮不断的北伐确实给蜀汉带来了好处,掠夺了一些人口和土地。
第一次北伐失败后,诸葛亮将魏国全境迁往汉中。第三次北伐,蜀汉攻占魏武都、阴平两县。有人指责诸葛亮不善用兵。就算诸葛亮听从魏延的劝告,拿下长安,他还能守得住吗?这样一来,曹魏只会放弃攻打吴的优先权,专心反击,甚至在吴忌妒后在背后捅刀。

实力不允许啊,多半是无奈的选择和幸运的胜利。诸葛亮只好为自己的未来选择了不毛之地。由于魏帝曹睿同意蜀国大臣孙子的建议,保卫要塞,恢复魏国的实力。诸葛亮已经意识到,一旦曹魏变强,双方的差距会更大,蜀黍只能拭目以待。
由于双方的实力和战略,诸葛亮只好继续北伐。就算失败了,他也希望用战争来减缓曹魏的发展。然而,对于蜀汉来说,险峻的山川是天然的屏障。曹魏难入,蜀汉难出。
诸葛亮将北伐的目标定在了曹魏实力较弱的西北永凉。虽然土地贫瘠,人烟稀少,但有优秀的马匹,可以建立骑兵与曹魏抗衡,扩大生存空间,守住关口,确保分离和发展。北伐的策略绝对没错,可是谋事在人,成事在天。对于拖死蜀汉的方略,曹魏上下早已形成共识,即使没有司马懿这样的对手,诸葛亮也很难成功。

5. 诸葛亮北伐是战略性错误,其实应该伐吴吗?

诸葛亮北伐并不是战略性错误,而是完全正确的决定。按照当时的局势及魏、蜀、吴三国的实力来看,诸葛亮只能选择与吴国联合,向魏国进攻,这也是他在隆中对的时候,就与刘备设计好的战略方针,下面就详细说一说诸葛亮选择北伐的根本原因及这种选择的正确性。
为了证明蜀汉政权的正统性,必须选择北伐现在我们提起三国的时候,往往都会说是魏国、蜀国和吴国,但实际上刘备建立的政权并不是蜀而是汉,匡扶汉室是刘备一生的心愿,也是他一生都为之奋斗的理想,可惜的是他没能完成自己的这个理想便在白帝城去世了。

而诸葛亮当初之所以会选择跟随刘备,很大一部分原因也是在于刘备的这个理想,当刘备不在了之后,他始终认为自己有责任帮助刘备完成这个理想。当时的汉室正统已经灭亡了,有着汉室血统的刘禅便理应成为最名正言顺的继任者,要想保持这个身份的正统性,诸葛亮就必须带领着蜀汉集团进行北伐。在诸葛亮的出师表中也明确的提到过这一点:
《蜀书五•诸葛亮传•出师表》今南方已定,兵甲已足,当奖率三军,北定中原,庶竭驽钝,攘除姧凶,兴复汉室,还于旧都。此臣所以报先帝,而忠陛下之职分也。
选择北伐,能够将内部矛盾转化为敌我矛盾诸葛亮执掌蜀汉政权的时候,蜀汉仅有益州一地,无论是人口还是资源都非常有限,同时境内的情况也十分复杂,刘备和诸葛亮等人尽管已经占领了益州,但归根结底他们还是外来势力,想要彻底立住脚,就必须要处理好以刘璋等人为首的蜀汉政权第二梯队,以及益州本地士族的各类需求。

同时蜀汉原有统治阶级内部也是矛盾丛丛,与诸葛亮同为托孤重臣的李严拥兵自重,诸葛亮的左膀右臂魏延和杨仪关系日益紧张,甚至在召开军事会议的时候都能够在会场大打出手。
这时候蜀汉的内部问题已经无法通过政治途径来协调了,只能是选择北伐,让敌我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,从而加强国内各方政治群体的凝聚力,将暂时无法彻底解决的政治难题搁置到一边。
为了蜀汉发展,北伐势在必行前面说了蜀汉虽然名义上与魏国、吴国并立,但实际只有一州之地,地盘小就意味着人口少,没有发展空间,如果不进行北伐,就这样和平的发展下去,用不了多久就会被另外两个国家拖死。加上益州虽然号称天府之国,粮食和布匹都很充足,可以做到衣食无忧,但是这个地方却有一个很大的缺陷,那就是缺少古代战争的大杀器:战马,没有战马就意味着没有办法建立骑兵,没有骑兵就很难与其他两国在平地作战。
所以为了解决土地、人口和战马的问题,诸葛亮必须选择北伐,他的初步目标就是占领陇右,从而打通凉州。

诸葛亮在他的《后出师表》中也明确的表达过自己的想法:“臣伐贼,才弱敌强也。然不伐贼,王业亦亡。惟坐而待亡,孰与伐之?”也就是说这个时候北伐,虽然是以弱对强,并没有什么胜算,但是如果不进行北伐的话,那就是坐以待毙,还不如集中力量搏一次。

即使魏国的家底更厚一些,但北伐也会给他们带来财力和兵力上的双重消耗和压力,并且诸葛亮选择北伐的时间也是充分的考虑了魏国的形势,当时曹丕刚刚离世,魏国国内也有些动荡,而蜀汉则是平定了南蛮叛乱,恢复了一些元气,这个时候北伐可以最大程度地干扰魏国的国内生产,有效地拖缓魏国的发展步伐,不让魏国继续变强。而与此同时,还能调动蜀汉国内的生产。

为了生存,坚决不能讨伐吴国最后再来说一下蜀汉政权为什么不能去讨伐吴国,当时的局面是蜀国与吴国加到一起还赶不上魏国强大,仅以人口一项来看,当时蜀国人口28万户,94万人;吴国52.3万户230万人;魏国103万户,443.28万人。这也是诸葛亮迫切想要改变局势的主要原因,要想保持蜀汉存活,起码要打造出一个可以制衡的局面来,也就是蜀国加上吴国必须要大于魏国,这样才能让魏国有所顾忌。反过来说即使诸葛亮能够吞并东吴,并且不考虑吞并过程中的损耗,可吞并后的实力依然小于魏国,并且还给了魏国发展的时间,到最后,无疑还是会被魏国击败,所以诸葛亮只能选择北伐,而不可能去讨伐吴国。

诸葛亮北伐是战略性错误,其实应该伐吴吗?

6. 求诸葛亮几次北伐的时间。还有吴国对魏国发动的所有战争及时间。

第一次北伐     228年春天
第二三次北伐     228年东天

第四次北伐     231春天




吴方:
     黄初五年(公元224年)七月,曹丕亲征,为徐盛假楼疑城计退军。
     黄初六年(公元225年)八月,曹丕复至广陵观兵,水步十余万,有渡江之志。吴督孙韶遣将高寿率死士五百夜袭之,获其副车、羽盖。
     黄初七年(公元225年)八月,曹丕死,孙权自将攻江夏文聘,魏知其无能为而不救,荀禹巡边过江夏,发县兵及所从步骑千人乘山举火,权遁走。诸葛瑾攻襄阳,司马懿击破之,斩其将张霸。曹真复破其别将于寻阳。
     太和二年(公元228年)八月,扬州牧曹休为周鲂所谲,率步骑十万向皖,曹睿复使司马懿向江陵,贾逵向东关,三道俱进。孙权至皖,以陆逊、朱桓、全琮督六万兵大破曹休。
     太和四年(公元230年)十二月,孙权扬声欲至合肥,魏集兖豫诸军,吴退还,满充表不罢兵。后十余日,吴兵复至合肥,不克而还。
     太和五年(公元231年)十月,孙权令孙布诈降,诱扬州刺史王凌以兵迎之。满宠以为必诈,王凌索兵不得,乃单遣一督将步骑七百往迎之,布夜掩袭,督将迸走,死伤过半。
     太和六年(公元232年)十二月,陆逊引兵向庐江,满宠整军趋杨宜口,吴兵夜遁。
     青龙元年(公元233年)孙权引兵欲围新城,以其远水,积二十余日未敢下船,满宠料其必上岸耀兵以示有余,潜遣步骑六千伏肥水隐处,待吴兵上岸卒起击之,斩首数百。孙权复使全琮攻六安,亦不克。
     青龙二年(公元234年)五月,孙权应蜀大举,自向合肥新城,众号十万,又遣陆逊、诸葛瑾将万余人向襄阳,孙韶、张承向广陵、淮阴。七月,曹睿御龙舟东征,满宠募壮士焚吴攻具,射杀孙泰。孙权闻大军至,与孙韶皆退。陆逊张拓声势,步趋诸葛瑾船,魏兵不敢逼。复潜遣周峻、张梁等击江夏、新市、安陆、石阳,斩俘千余而还。
     景初元年(公元237年)十月,魏庐江主簿吕习密请兵于吴,欲开门应之。吴全琮、朱桓赴至,事露,乃引军还。
     景初三年(公元239年)四月,吴督军使者羊道击辽东守将,俘人民而去。
     正始二年(公元241年)四月,吴兵伐魏。全琮略淮南,诸葛恪攻六安,朱然围樊城,诸葛瑾攻柤中。王凌、孙礼于芍陂击败全琮,胡质勒兵救樊。六月,司马懿督诸军救之,吴军夜遁。
     正始四年(公元243年)正月,诸葛恪袭六安,掩其人民而去。
     正始七年(公元246年)二月,朱然寇柤中,杀略数千人而去。
     嘉平二年(公元250年)十二月,魏遣州泰袭巫、秭归,王基向夷陵,王昶向江陵。昶渡水击之,大破吴将施绩,斩其将钟离茂、许旻。次月,王基、州泰击吴兵,皆破之,降者数千口。
     嘉平四年(公元252年)十月,诸葛恪会众于东兴作大堤,结山筑二城,使全端、留略守之。魏发三道兵击吴,十二月,王昶攻南郡,毋丘俭向武昌,胡遵、诸葛诞率众七万攻东兴。丁奉与吕据、留赞、唐咨等击破之,
     嘉平五年(公元253年)三月,诸葛恪发二十万众入寇淮南,五月,围新城,连月不下。会大暑,士卒多死,七月引军去。
     甘露元年(公元256年)九月,孙峻使文钦与吕扰、刘纂、朱异、唐咨自江都入淮、泗,以图青、徐。峻遇暴疾卒,孙琳召吕据等还。
     甘露二年(公元257年)四月,诸葛诞据淮南叛,吴使文钦与全怿、全端、唐咨、王祚将三万众与之合,朱异率三万人进安丰为外势。州泰、石苞连败朱异,吴救终不得至寿春,诞等败亡。


后面这个问是在三国吧找到的,不知道全面不,你可以到该吧去瞧瞧

7. 诸葛亮第二次北伐,东吴已经协力相助,为何还是失败了?

东吴也是响当当的人物,诸葛亮有了它,可以说是如虎添翼,但最终还是失败了。如果说诸葛亮第二次北伐时东吴相助,倒不如说是诸葛亮利用东吴石亭之战,曹魏主力在东南方而抓住机会出兵。第二次与第一次北伐是同一年,在228年的冬天,诸葛亮出散关,包围陈仓,曹真任命的郝昭死守,蜀军攻打了二十多天无法破城,粮尽退军,曹真部将王双率兵追击,被蜀军斩杀。虽没有得地之功,但有斩将之实,诸葛亮的官职也从北伐失败后自降三级,在再败郭淮后官复原职,名正言顺操持国家大事。

孙权深思熟虑的结果,既是军事行动,更是政治行为。孙权以东吴世家为依托搞联合统治,能够以最小的代价很快接替兄位安定局面,又在赤壁之战中打败曹操,让东南得以保全。之后,联合政权的后遗症渐渐显现,随着北人集团的老去和弱化,东吴普遍失去北伐建功心理,自守不思进取的思想大行其道,这也是孙权几次进攻而收效不大的大背景。三国中已有两国称帝,孙权对内要凝聚人心,也有过一把皇帝瘾的欲望,急需一场大胜来强化人心,于是才有石亭之战。而诸葛亮,只是趁虚出兵,无大功并不意外,而此仗后,蜀汉从政治上也陷于被动,虽自诩为汉朝继承人,但对于孙权称帝一事只得隐忍,不敢问罪宣示正统。
孙权在听到这个诈降计划后,不免心生喜意。曹魏政权对于他来说就是一块放在嘴边的肥肉,但是这块肥肉并不好吃,甚至有点无法下口。长期和曹魏的争斗,东吴的孙权不仅仅没有抢夺一点底盘,还屡屡被曹军击退。周鲂的诈降计划正好可以让孙权打压一下曹魏在东吴的势力侵逼。曹休这次交战失利之后,身处汉中之地的诸葛亮抓住战机从汉中出兵,沿着陈仓道发起了进攻。

总之,主要是因为粮草不济,李严撒谎,筹集粮草不当,造成军队缺粮而导致北伐失败。

诸葛亮第二次北伐,东吴已经协力相助,为何还是失败了?

8. 诸葛亮死后,谁提出的北伐计策,假如执行能扭转蜀国劣势?

蜀章武元年(221年),刘备在成都建立蜀汉。蜀汉建立时,诸葛亮被任命为丞相。在白帝城托孤之后,诸葛亮前后五次北伐中原,多以粮尽无功。终因积劳成疾,于蜀建兴十二年(234年)病逝于五丈原(今陕西宝鸡岐山境内),享年54岁。对于诸葛亮来说,继承了刘备的遗志,希望通过北伐中原,以此兴复汉室。


不过,非常可惜的是,除了第一次北伐获得了机会,在之后的几次北伐中,诸葛亮都没有取得非常大的战果。在诸葛亮去世后,姜维多次北伐中原,但是,姜维北伐不仅没有超过诸葛亮北伐,还导致蜀汉国力受到了损耗,乃至于加快了蜀国的灭亡。值得注意的是,诸葛亮去世后,有一位大臣提出了一个关于北伐中原的奇计,如果这个计策可以得到执行的话,蜀汉北伐的成功概率将明显提升。
一
首先,提出这个计策的,就是诸葛亮的继承人蒋琬。建兴十二年(234年),诸葛亮病逝。在诸葛亮去世后,蒋琬被后主刘禅任命为尚书令,不久又加行都护、假节,领益州刺史,再升为大将军、录尚书事,封安阳亭侯。虽然蒋琬没有成为丞相,但是,因为被后主刘禅授予大将军、录尚书事等职务,蒋琬在地位和权力上实际上弥补了诸葛亮的空缺。延熙元年(238年),刘禅下诏蒋琬开府治事,加大司马。在魏蜀吴三国时,大司马地位还在大将军之上,这让蒋琬在蜀汉已经是一人之下,万人之上。


在此之后,蒋琬长期驻守汉中,还多次命令姜维率偏师西进,采取一种进攻的姿态,但是收效不大。因此,在长期和曹魏的较量中,蒋琬提出了一个计策,这个计策的核心就是派遣一支水师进攻曹魏的魏兴、上庸二郡,并让姜维率领一支兵马攻打曹魏的凉州,再联系东吴同时出兵,从而让曹魏首尾不能兼顾。
二


在此基础上,蒋琬大造舟船,准备袭击魏国的魏兴、上庸二郡,但不料旧疾复发,未能成行。当然,蒋琬想从水路进攻曹魏魏兴、上庸二郡的方案,遭到了不少蜀汉大臣的反对,比如蜀汉朝廷就派尚书令费祎、中监军姜维来汉中,试图劝阻蒋琬。对此,蒋琬不为所动,坚持了自己的北伐计策,并且,蒋琬还上书给后主刘禅,详细提出了自己的计划方案。
三
在上书给后主刘禅的书信中,蒋琬表示:蜀汉的整体实力和曹魏存在巨大的差距,长此以往,蜀汉只会被曹魏消灭。所以,现在应当用姜维为凉州刺史,姜维出军进攻曹魏的雍凉一带,而我蒋琬则会率军后继,以此支援姜维。除了陆路进攻之外,还需要从水路进攻曹魏的魏兴、上庸二郡,并和东吴取得联系,也即促使东吴同时对曹魏发动进攻。在多个方向发起进攻的背景下,曹魏很可能会首尾难以兼顾,这无疑会给蜀汉北伐以可趁之机。

最新文章
热门文章
推荐阅读